新聞資訊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佛像銅雕廠定做價格答疑
Questions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大愿地藏王菩薩即是地藏菩薩,《地藏本愿經(jīng)》記載了地藏菩薩的四個前世:長者子、小國王、婆羅門女和光目女。又據(jù)說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jīng)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并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發(fā)愿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愿”的德業(yè)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廣泛尊為“大愿地藏王菩薩”,并且成為了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地藏經(jīng)》中說釋迦牟尼佛即將示現(xiàn)入滅了,但他不放心我 ...
發(fā)布時間:2024-03-04點擊量:199
觀世音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因觀世音菩薩曾發(fā)愿,任何人在遇到困難或災(zāi)難時,只要一心虔誠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圣號時,便可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救度——“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因此,名為“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我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原名妙音菩薩,也是佛教中十分嚴重的一位菩薩,被認為是普度眾生、慈悲救苦的化身。在民間也流傳著很多關(guān)于觀音出家成道的故事,據(jù)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妙音菩薩是一位出生于皇宮里的公主。她 ...
發(fā)布時間:2024-03-03點擊量:264
觀自在菩薩,亦是觀世音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觀自在菩薩在佛教中被視作慈悲和智慧的象征。觀自在菩薩之名意味著這位菩薩能夠觀察世間眾生的聲音,即通過觀察眾生的苦難和聲音來提供幫助。觀自在菩薩在各個文獻和傳統(tǒng)中有各種稱謂,如觀世音、光世音、觀世自在等。此外觀自在菩薩也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與大勢至菩薩一起,被稱為“西方三圣”。據(jù)《佛說一切功德莊嚴王經(jīng)》中說:當執(zhí)金剛菩薩向世尊請教觀自 ...
發(fā)布時間:2024-03-02點擊量:218
釋迦三尊也叫華嚴三圣,亦是華嚴經(jīng)所指華藏世界之三位圣者,中間是娑婆世界教化眾生的釋迦牟尼佛,也可稱為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佛),左脅侍菩薩是以智慧聞名的文殊菩薩,右脅侍菩薩是以大行聞名的普賢菩薩,三者并稱為釋迦三尊。經(jīng)中說《妙法蓮華經(jīng)》是由文殊傳授而來,由普賢傳授下去(法華經(jīng)·普賢菩薩勸發(fā)品),文殊、普賢二菩薩協(xié)助釋迦佛弘宣此經(jīng),故供奉釋迦牟尼的寺廟大殿中,文殊、普賢常立于佛陀兩側(cè),成為佛的 ...
發(fā)布時間:2024-03-01點擊量:277
送子觀音又稱為送子娘娘,是漢族民間信仰中的神靈,其塑像呈現(xiàn)為一個抱著男孩的女性形象。送子觀音深受中國女性青睞,大家都認為婦女只需摸摸這尊塑像或是口中誦念和心中默念觀音,即可得子。送子觀音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香火興盛,受到廣大信徒崇拜。那么送子觀音的擺放位置和方向有何講究?送子觀音的擺放位置和方向應(yīng)遵循以下原則面向方位:送子觀音的面向方向應(yīng)選擇陽光充足之地。如果家中沒有適合的位置,最好的辦法是讓觀世 ...
發(fā)布時間:2024-02-29點擊量:425
自在觀音,又稱觀音菩薩或觀自在菩薩,是佛教中十分重要的菩薩之一。她的雕像可以追溯到我國的宋朝,地點位于山西平遙的雙林寺。自在觀音起初的名字叫“水月觀音”,這名字體現(xiàn)了她的形象特征:一泓清水中的明月。不過,隨著時間流逝,人們也開始稱呼她為“自在觀音”?!白栽凇蹦耸蔷推兴_之功德而說的,觀世音菩薩因為通過長期的修行在智慧上在戒行上在神通上在度化眾生上皆能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無所障礙,故得“觀自在”之稱號 ...
發(fā)布時間:2024-02-28點擊量:223
現(xiàn)如今,銅像頗為時興。其中保質(zhì)期最長的銅像可分為鍛造和鑄造兩種制作工藝。青銅雕塑藝術(shù)表現(xiàn)為造型美、質(zhì)感美、裝飾美,而現(xiàn)代的青銅佛像都采用機制打磨的,與工藝對比顯得特別規(guī)矩。那么明代銅佛像有哪些特征?佛教于東漢時期傳入我國中原,現(xiàn)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了。歷朝歷代傳世的各類佛像不但有銅佛、石雕佛、木佛,還有泥佛、玉佛、瓷佛甚至紙佛。較為后世所注重。而明代銅佛像的制造極為繁盛。明朝初期漢傳佛教造像的身材 ...
發(fā)布時間:2024-02-27點擊量:214
五文昌又稱五文昌夫子、五文昌帝君,分別是指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和文衡帝君,他們執(zhí)掌著世間的功名利祿;此五神均有護持文運之職能,而成為士人學(xué)子敬奉的對象,故合稱五文昌。文昌帝君文昌帝君也稱為梓潼帝君、雷應(yīng)帝君等,是我國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與梓潼帝君張亞子相關(guān)。東晉寧康二年(公元374年),蜀人張育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英勇戰(zhàn)死,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為之建張育 ...
發(fā)布時間:2024-01-21點擊量: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