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fēng)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fā)布時間:2019-09-02 11:14
佛像造像有哪些技法?
一般可為雕塑造像和繪畫像兩大類。雕塑造像有:鑄像、錘蝶像、木雕、石雕、泥塑像、夾纻像、紙泥像、瓷像、蠟像等。畫像有:壁畫、卷軸畫、繡像、織成像等。
錘蝶像:俗稱銅打胎,指用薄銅板捶打而成,或采用銅皮錘打,分段接合而成的造像工藝。西晉時即開始采有這種造像法。
鑄像:用銅或鐵鑄造面成的佛像,十六國時期遺存的小型金銅佛造像,非常精致,大多在背光后或臺座上刻有銘文。
雕像:指用石、木、玉雕刻而成的佛像。從南北朝時期到隋唐,遺存下來的石雕像較多,其形式有一尊一石、多尊一石的,有帶龕形的。還有造像碑,即在一面或四面都雕刻佛、菩薩像的石碑。
夾纻像:相傳最早是由東晉雕塑家戴逵發(fā)明的。做法是:先用泥塑成胎,加上木架,蒙上纻麻布,然后施上漆。漆干后將泥模取出,制成中空的佛像,即夾纻像,又稱脫胎像。夾纻像有利于長久保存,搬運起來也很方便。南朝和唐代盛行。
彩塑像:采用雕塑和繪畫相結(jié)合的手法,表現(xiàn)豐富多彩的造像題材,形象千姿百態(tài)、神態(tài)逼真,具有藝術(shù)感染力。彩塑工藝達到了極致。甘肅敦煌石窟和炳靈寺石窟就保存有許多南北朝時期至唐宋的精美塑像。
泥像或陶像:用模具壓泥而成的小型泥制浮雕佛像。唐代有“善業(yè)泥像”,明清時有藏傳佛教的“擦擦”。
瓷像:用瓷造成。分素瓷和彩瓷,以唐三彩瓷像、明清德化白瓷佛像最為有名。
繡像:用絲線在錦緞上繡成,歷代均有。
織成像:亦稱“緙絲像”,用絲和金錢織成,是很名貴的佛畫像。
玉雕佛像施工